大石山区盛开“幸福花”
3月15—16日,“脱贫攻坚回头看 乡村振兴向前走”全国重点网络媒体云观广西采风团来到河池市,走进都安瑶族自治县“万户万羊”示范园、八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以及大化瑶族自治县达吽小镇、丹桂村等地,看曾经的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实施产业振兴,绘就乡村生活新图景。
“万户万羊”铺就致富路
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处大石山区。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恶劣自然条件下,如何谋产业求发展?在该县“万户万羊”示范园区,记者找到了答案。2017年,当地探索出了“万户万羊”联建联营新模式,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建设,引导农户通过代养澳寒羊获得收益。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都安全县建成了5个“万户万羊”示范园区、19个联建联营示范基地(场),带动20.46万名群众受益。
与都安瑶族自治县相邻的大化瑶族自治县,同样上演着“致富羊”的故事。2020年,大化把湖羊产业作为扶贫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大力发展,基本构建了“县万只、乡千只、村百只”湖羊产业发展大格局。湖羊基地建设从无到有,湖羊养殖规模从小到大,湖羊经济效益从少到多,湖羊品牌效应从劣到优,大化湖羊产业走出了县域特色致富路。
搬出深山富路更宽
“在家门口打工方便照顾家里,满意!”在八仙产业园工作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黄冬莲高兴地对记者说。
八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是河池市搬迁人口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就业和增收问题,新区配套建设粤桂扶贫协作八仙产业园,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据介绍,园区满产时可带动4000—6000人就业,预计就业群众人均月工资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帮助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
和黄冬莲一样新生活过得美满幸福的,还有达吽小镇的“新移民”。据了解,总投资20亿元、用地面积约600亩的达吽小镇以解决搬迁群众创业就业为目标,以长寿特色美食和民俗文化为主打品牌,融合了美景、美食、健康养生等元素。达吽小镇的建成运营,辐射带动了县城周边第三产业的兴起,为搬迁群众提供创业就业等约3000个工作岗位,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移民新村日子红火
漂亮整齐的连片小楼依山而建、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连通各户……走进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苏利社区登金移民新村,采风团看到该村移民搬迁后的幸福富足生活新图景。
登金移民新村是乐滩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点,也是都安瑶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示范型村庄。该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乡村风貌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等重要举措,因地制宜走出特色风貌改造与乡村振兴和谐发展新路子。
穿过蜿蜒的山路,采风团来到大化瑶族自治县古河乡丹桂村。只见家家户户小楼白墙,田间阡陌一侧成片菜花金灿灿,一侧成片芥蓝花雪白,不远处还有几畦正在抽芽的碧绿桑叶……眼前是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
早些年,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没有地表水源,自然环境恶劣,丹桂村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是一个极度贫困的行政村。在各级帮扶单位的支持之下,村里以发展红色文旅产业为契机,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发展产业带领农户创富,苦尽甘来的生活越过越美。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cyfp/t1161744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一棵桑树的致富链
>>下一篇:巴马 以项目建设促乡村振兴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