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乡村振兴的最大危害?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新问题,总书记对此也一直高度重视,“经常地敲警钟”。2018年9月,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把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正风肃纪、反对“四风”的首要任务、长期任务。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节点,再次强调:“坚决反对大而化之、撒胡椒面,坚决反对搞不符合实际的‘面子工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一切工作都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
近年来,经过一系列“刀刃向内”的举措,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谋篇布局到具体施工的第一年,在这个节骨眼上,总书记再次“敲警钟”,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第一年就像第一步,如果第一步就走歪了,那么后面就很难达到预定目标。所以,一开始就要把方向找准、定位摆正,后面才能走得稳、走得好。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比如,一些地区在乡村建设中大拆大建,不顾农民需求,一味追求盖大高楼、修大马路;有些地方发展产业急于求成,不顾地方实际、不做市场调查,就开足马力扩面积……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本质上还是犯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老毛病。这些毛病不改掉,就不能真正立足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想问题、做事情。
居住环境怎么样,农民每天都身处其中;产业发展好不好,直接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乡村振兴的不少工作都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一眼能看出,心里最清楚。只有踏踏实实干起来,任务才能完成好,取得实效,让农民受益。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这是大白话,更是硬道理。只有为了农民搞建设,发动农民齐参与,才能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具体来说,路要一条条修,项目要一个个来,急不得也等不得。这就要求干部不去慕虚名、扎扎实实干,听真话、讲真话、勇负责、善落实。
裤脚不沾泥土,就摸不清实际情况,拿不准农民需求,弄不明工作进展。因而,做三农工作不能把屁股钉在办公室,而是要放下官架子,走进群众中,多下基层勤动腿。只有多走多看多听,思考和决策才有立得住的现实支撑,干部的作风与工作才能得到群众认可和支持,工作推进起来才能破除阻碍、稳健可持续。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面对艰巨任务、严峻挑战,过硬作风不可或缺。只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浪费、不折腾,才能建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真正让农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ncjs/202203/t20220325_82871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国家乡村振兴局部署今年乡村振兴系统培训工作重点任务
>>下一篇:尽快补齐乡村教育师资短板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