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10万亩“菜园子”托稳百姓“菜篮子”
抓好“菜园子”,保障“菜篮子”,通化市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能力、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调控保障机制等措施,推动全市“菜篮子”工程持续发展。
目前,全市蔬菜生产面积超过10万亩,产量近24万吨,人均300余斤。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每天摄入500克以上蔬菜计算,通化市蔬菜自给率超过60%。
压实“菜篮子”负责制。通化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定期调度、及时研究解决辖区内“菜篮子”生产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蔬菜、食用菌、棚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和调控保障能力。各相关部门间强化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全市“菜篮子”工作。
以提高围城乡镇自给水平与建立远郊乡镇蔬菜生产基地相结合,加大科技、良种投入,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建设模式,稳定蔬菜生产面积,逐步增大棚膜生产面积。全市现已建成省级蔬菜示范基地37个,超过30亩的棚膜园区达到17个。2021年,全市投入资金5000万余元,新建棚室350亩,蔬菜生产棚室面积达到1万亩。
全力保障“菜篮子”。全市大力推广普及新技术、新品种,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积极发挥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科技推广中的示范作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无公害蔬菜生产等农业新技术,发展温室大棚、喷滴灌、农业加工包装等农业设施装备,提高生产设施化水平,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引导种植户向高产品种、优质安全、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组织各地开展追溯试点,大力推进监管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全链条监管、全程可追溯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体系。2021年,配合国家、省级检测蔬菜样品量500余个,例行监测合格率为98%以上。
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结合农时,举办培训会、办板报、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农户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栽培技术培训、现场指导,解答群众生产中的疑难问题,提高菜农科技素质,帮助菜农掌握先进实用技术。引导农民由传统单一的蔬菜品种向花卉、食用菌、山野菜、大棚水果等优势产业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春提早和秋延后、反季节蔬菜供应的生产体系。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dny/nysc/202202/t20220217_839644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2022年松原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下一篇:松原各地备好良种待春播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