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河 一江四河育好米 黑土沃野稻谷香

航拍水稻收获现场。宫芮摄
刘文研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昊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在讷河市广袤的黑土地上正迸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一江四河”孕育好米,沃野千里稻谷飘香,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图景正在成为现实。
1 “一江四河” 24个品牌获国家绿标
讷河位于我省西北部,松嫩平原北端,地域广袤,黑土丰饶,其地下水与五大连池一脉水系,富含偏硅酸等物质的矿泉水储量巨大、水源纯净。讷河境内水资源丰富,“一江四河”纵贯全境,流经境内的嫩江洁净、无污染,生态环境优越,十分适宜水稻生长。肥沃的土壤、优良的水质、充足的光照赋予了讷河大米清白的色泽、丰富的营养、浓郁的香味和绵软口感,全市水稻产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近年来,作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中国特色农产品(马铃薯)优势区”和“首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讷河市实施“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的发展战略,以“生态、绿色、开发、共赢”为主题,倾力唱响“讷河食材,安全可靠”主旋律,通过全面构建绿色食品产业体系,着力扩大优质绿色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使全市绿色食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了“来源可溯、流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查”的发展目标。
讷河市绿色有机食品种类齐全,涵盖薯、豆、糖、米、杂粮、特菜等品类,现有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加工企业13个,“河畔香米”“嫩水谣”“申畦”“冰玉”等24个品牌大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有农业农村部中绿华夏有机认证大米品牌1个,有机大米产品7个。全市建成“互联网+种植业”高标准水稻示范基地13个,面积76124亩。其中,绿色水稻高标准示范基地10个,面积74824亩;有机水稻高标准示范基地3个,面积1300亩。
2 寒地黑土 筑牢生态底色
讷谟尔河蜿蜒绵长,寒地黑土沃野千里。每逢收获时节,稻田满目金黄,稻香四溢。讷河市水稻栽培历史近百年,是我省重要的粳稻生产地区之一,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0万亩左右,年生产水稻约33万吨。
讷河市境内林场众多,森林覆盖率高,无工业污染,生态环境优越,适宜水稻生长,讷河粳稻米粒饱满剔透,入口劲道醇香。虽然平均气温低、无霜期短、年有效积温少,但夏季温度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日照时间长、水资源充足、土质肥沃、地势平坦,与南方相比,没有高温障碍,因此稻米整精米率高,透明度好,外观品质较好,稻米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低,其他营养成分含量适中,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所以吃起来香甜,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3 战略升级 绿色水稻产业快速发展
讷河市积极培育绿色食品水稻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水稻产业战略升级,绿色食品水稻基地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
目前,讷河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按照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要求,广泛应用耕作栽培、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控、绿色有机种植模式等新技术。采取政府牵头、企业操作、农户参与、严格管理、全程监控等综合措施,在企业基地安装前端视频监测系统、环境监测设备,设立土壤、虫情、气象等监测设施,实时采集农产品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仓储等数据信息。全面构建绿色食品水稻产业体系,扩大优质稻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运营的基地建设生产格局。全市年可生产出绿色食品水稻15万吨,可带动基地农户增收近1800多万元,进一步调动了农户种植绿色食品作物的积极性。
4 打开市场 网红大米畅销全国
讷河市全力推动实体经济上网、虚拟市场落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针对水稻加工业,讷河市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高端大米、方便米饭、营养米粉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推进水稻主粮加工产业化集中区建设,解决运距、原料供应、发展基础和拉动农户等诸多问题。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全国知名品牌企业,形成一批集绿色水稻种植、稻谷加工、主食加工、物流、配送、销售等为一体,产业链相对完善的水稻主粮加工产业体系。以产业集聚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讷河市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讷河加快“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倾力打造齐齐哈尔地区“互联网+”绿色有机大米品牌。全市现有专业电子商务企业10户,其中七点科技、汇通科技2户企业获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深度应用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18户,合作社46家。他们整合、聚集“互联网+种植业”高标准示范基地的绿色有机大米,充分利用“东北老三”这一区域品牌,不断拓展“笙得利”“1115”“一萝香”“港进”“鑫盛祥”等地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讷河市全年线上销售大米成交额近亿元。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sc/zzy/202112/t20211227_825935.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