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民学习新技能 迈向新生活
依托技能培训,西藏波密县玉普乡米堆村村民扎西次旺,5年前学习机动车驾驶技术并成功考取驾驶证。在贴息贷款的好政策下,他购买了一辆小汽车往返县城跑客运,一年多时间里就赚了10多万元。如今,扎西次旺家盖起了家庭旅馆,入股村集体旅游观光车等项目,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汽车是个‘宝’,它带我走向致富路。”谈起新生活,扎西次旺满眼憧憬。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获悉,过去5年,西藏累计转移农牧区富余劳动力283.9万人次。得益于尊重群众意愿实施的农牧民技能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越来越多西藏农牧民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有了体验多彩人生的更多选择。
在西藏林芝市波密县藏芝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茶园里,茶田管护员正忙着给茶树浇水除草,门口的项目牌上展示着茶树品种、生长周期和管护注意事项。“茶园让我们增加了新的收入。”看着现代化的连片茶田,在此工作的古乡雪瓦卡村32岁的村民索朗措姆由衷感慨。
茶园负责人陈伟介绍,茶园项目共流转农牧民土地1220亩,主要生产乌龙茶、白茶等,长期带动雪瓦卡村32名群众在本地就业,农牧民每人每月工资6000元。“为了让群众尽快适应现代茶产业,我们还安排了系列专业培训。”他介绍。
索朗措姆在家门口的茶园工作(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尚才 摄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农牧民也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寻找新工作,城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拉萨柳梧新区的康乐扶贫搬迁安置点,46岁的曲尼开的茶馆分外热闹。穿梭在顾客间,曲尼不断招呼着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8年4月,曲尼一家还住在曲水县色达村,靠着几亩薄田和牛羊过日子,农闲时也前往拉萨打些零工。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曲尼一家搬到了拉萨市区,从农民变成了市民。为了帮助搬迁群众更好就业,拉萨市开展了厨师、保洁、驾驶员等一系列技能培训。曲尼觉得自己做饭有天赋,参加了其中的厨师培训。
通过培训,曲尼学做菜的手艺提升,也开阔了眼界。在居委会的引导支持下,曲尼大胆创业开办了茶馆。因为手艺好、待人热情,搬迁点的群众经常光顾曲尼的茶馆,每月营业额达4000多元,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
西藏拉萨市四季吉祥村村民在采摘雪菊(2017年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随着西藏消除绝对贫困和乡村振兴的逐步推进,汽车已驶入千家万户,驾驶技术随之成为人们最热衷学习的技能之一。”西藏大学教授图登克珠说,一技之长不仅成为西藏农牧民致富的“金钥匙”,更增添了他们通过竞争获得工作机会的底气。
如今,农牧民职业选择日趋多元,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字记者:陈尚才
海报拍摄:晋美多吉
海报制作:旦增努布
原文链接:http://nynct.xizang.gov.cn/xwzx/xzsn/202112/t20211202_2730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