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金色稻田 赏农业之“光”
秋分已过,田野里处处是成熟的味道。近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水稻田不仅成了稻农出产粮食的沃土,更成了农民多元增收致富的“金饭碗”。
A标准化打造种植新样板
德惠市岔路口镇北斗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内,成熟的稻谷籽粒饱满,间距整齐。檀木色的木栈道蜿蜒在金色的稻田中,有一种成熟、收获的美感。“春天时稻苗是青绿色的,秋天成熟了是金黄色的,非常好看。”市民吕先生惊讶于现在的农业再不是以前那种泥泞和脏乱,而是代之以现代化的整洁与高效。
德惠市供销江畔农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尹志文说:“园区内的田埂都是重新做的,种植时也都是机插出的稻苗,行距和株距特别标准,稻苗生长期的采光、通风条件好,就能提高稻米的质量。今年托管土地约200公顷,入社成员达166户,为了方便市民稻田观光,特别打造了木栈道和凉亭。”目前,联合社的稻米加工厂年稻米加工能力已突破1万吨,该联合社通过土地托管、流转和稻米加工销售等已实现利润近80万元。
B以稻为媒促进三产融合
在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沿着玻璃栈道一路前行,两侧鲜花盛开,稻香扑鼻;走上观景台,面积达268公顷的稻田尽收眼底,用彩色水稻组成的稻田画分外醒目,稻田里的稻田鱼、稻田蟹、稻田鸭和谐共生,被风吹起的层层金色稻浪让人心旷神怡……来到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观光稻田,一幅清新淡雅的田园画在眼前铺陈开来。
位于饮马河西岸的红光村景色秀美。近年来,红光村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形成了以稻为媒,文旅搭台,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目前,除了室外种植区域,红光村还建设了村史馆和稻文化展厅。来到红光村,不仅可以观赏稻田美景,还能体验稻作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了新的“网红”景点。“这儿太漂亮了,走在稻田里看着美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情特别舒畅。”听说红光村有座稻田公园,长春市民吴先生一家专程驾车前来,欣赏田园风光。
目前,九台区正在依托红光村的观光稻田,在该村及周边打造以稻米全产业链为主题的大型农业公园。该公园规划总体面积8.5平方公里,融合稻米产业、稻米文化、科研示范、民俗文化、旅游观光、餐饮服务、农业园艺等多功能,打造“吉林稻府”。
C不断延伸的金色产业链条
德惠市大房身镇,一条更大的产业链条正在金色的稻田里酝酿。“合作社的水稻田纳入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过程全部使用有机肥,达到零农药残留标准。现在水稻开始陆续收割,一年的辛苦要见到回报了。”天善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充满期待地说。
今年是德惠市2019年~2021年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关键年,创建地点就选在岔路口镇和大房身镇。从测土配方科学播种,到农药减量行动,再到水稻种植全程无人操作,德惠市正在积极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我们的稻米经过专业质量监测,完全可以做到零农药残留。”合作社负责人说,合作社的稻米年年都要经过专业质量检测,确保米质。
德惠市围绕“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专用、优质、稳定的水稻生产基地,实行统一育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的全产业链监管,保证水稻品质。目前,该市的佰顺米业、佳峰米业和三发米业等龙头企业完全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延伸,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010/t20201009_7585857.html
>>上一篇:中阿农业合作稳步推进
>>下一篇:四平: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