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关注农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宣传报道 > 正文

甘肃崇信:杂粮丰收销路广

发布时间:2020-10-09 来源: 作者:

  金灿灿的小米、圆溜溜的黄豆……近日,走进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满眼都是丰收的场景,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谷粒熟的很饱满。”趁着入秋的好天气,崇信县黄寨镇白新庄村村民张强生加快谷子收割进度,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张强生边干活边说,主种的杂粮库存都快卖完了,今年种了60亩谷子、20亩黄豆,他合计着赶在中秋、国庆节前把新鲜的小米送到顾客手中。

  “网上一斤小米能卖9元,平均每天订单有100多单。”张强生说,通过电商平台,他的小杂粮生意一路走俏。张强生除了在淘宝网开设杂粮店铺,还依托中国农业银行扶贫商城等平台,使崇信荞面、小米、熊猫豆等小杂粮走上“云端”,把收成变成真金白银。

  在张强生的带动下,白新庄村成立了黄寨强盛种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吸纳会员81名,全村种植荞麦、谷子、黄豆等小杂粮700多亩,产量稳定在175吨左右。“今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强降雨影响,但合作社通过开展防雹作业、施有机肥等科学管理方式,保障了粮食丰产丰收。”张强生说。

  “种子全部由合作社免费提供,会员种植的小杂粮由合作社按每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标准统一收购,确保群众种的好也卖的好。”白新庄村村委会主任张亚东告诉记者。

  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崇信县扶持创办了多家产业化企业,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300余家,种植荞麦、谷子、黄豆等小杂粮6.7万亩。通过优势互补,产销对接,培育品牌,农民看到发展现代农业的光明前景,过去“单打独斗”“增产不增收”的种植模式正在加快改变。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xyyw/gnyw/202009/t20200927_7537232.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相应事主体负责。关注农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