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关注农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宣传报道 > 正文

中国拓马铃薯产业增值空间 科技研发促主粮化生产

发布时间:2020-10-09 来源: 作者:

  9月26日,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开幕。

  “科技进步正在将粮食增长推向极限,但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26日说,要建设10亿亩高标准粮田,保证每年5亿吨的粮食产能,投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东北粮仓的农田水利工程,并且,还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实现用最少的土地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当日,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开幕。会上,陈温福作报告《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时表示,中国粮食作物年均单产增速从改革开放前的每亩3.4公斤,上升至每亩6.6公斤,但是,近20年以来,该数据又回归到3.4公斤。

  “马铃薯作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与三大粮食作物相比,其单产还有较大的增加潜力。”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长金黎平说,尤其在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缺乏,以及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具有较高水分利用率和较长产业链的马铃薯要提升单产量。

  金黎平在会上说,2015年,中国官方就已经把马铃薯主粮化工作列入重要议程。马铃薯主粮化不仅有助于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还有助于改善和丰富中国民众膳食营养结构。

  多年来,国家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以种业创新为支撑,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主食产品开发为抓手,加强规划引领、服务指导和消费倡导,制定了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强化良种繁育基地和藏储设施建设,努力推动把小土豆变成大产业。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说,我国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战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研发销售6大系列260多种有本国本土特色的主食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民众餐桌,促进营养健康消费。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马铃薯产业增值空间不断拓宽。

  素有“中国薯都”之称的甘肃定西,已经将马铃薯作为当地发展的“第一名片”。定西发挥全国马铃薯产业重要科技研发推广中心的优势,放大定西马铃薯“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十大魅力农产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品牌农产品,以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效应,加大科技研发推广力度,立足农业办工业,形成了从种苗到餐桌、从田间到工厂、从实验室到大市场的多元发展格局。


原文链接:http://nyncw.sh.gov.cn/xyyw/20200927/983a188fe55941099bb3c461f9e19905.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相应事主体负责。关注农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