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 | 村庄有看头 村民有赚头
■ 见习记者 林芷羽 记者 李豌
11月20日,走进定安县黄竹镇白塘村,各家房前屋后的芒果、波罗蜜、荔枝等果树枝繁叶茂,鸡鸣鹅叫声此起彼伏。“自从发展庭院经济,村里的面貌越来越美。”村民莫炳泰看着自家院前栽种的果树,笑意满面。
第二批主题教育以来,定安以盘活闲置用地、提升集体经济效益为导向,推进黄竹镇2023庭院经济项目,将白塘村打造为集种植生产、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庭院经济示范村庄。
“庭院经济”指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
白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声思介绍,白塘村地多人少,村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村内闲置用地及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经济价值高、效益好、销路畅的热带水果”。
其实,在发展庭院经济之初,众多村民对这一项目的态度并不积极。“村民对庭院经济不了解,有种种顾虑。”何声思说,对此,村“两委”干部及时入家入户向村民详细讲解黄竹镇2023庭院经济项目建设方案的具体操作计划、项目必要性及预计收益效果,并对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答疑解惑。
在争取到群众理解和支持后,一场把“方寸地”打造为“致富园”的建设在白塘村全面开展。
“我们清理了闲置空地的垃圾及杂木,平整场地,搭设棚架以及采购种苗等。”何声思指着村里改头换面的闲置空地介绍,项目总投资25万元,采用“政府+村集体+农户”模式,共种植波罗蜜、芒果、龙眼、荔枝、山竹、杨梅等多种类型果树约500余株。“我们还与政府部门、合作社、技术推广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获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庭院经济的不断发展,让白塘村有了“看头”,更让村民有了“赚头”。
“闲置空地不仅变干净了,还种满了果树。”40多岁的白塘村村民莫小勇提起庭院经济颇有感触,“很多村民参与种植、施肥等工作,一天有150元的务工费。”
发展庭院经济更要让村民有长远利益。“庭院经济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运营主体,经营所得依法扣除成本和管护费用后,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何声思说。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定安县下一步计划以白塘村作为示范村庄,将庭院经济逐步铺开,加快培育乡村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创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定城11月20日电)
原文链接:http://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311/t20231121_35316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