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关注农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资舆情 > 正文

海南日报 | 丰收从哪来?——二〇二三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3-09-26 来源: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海南日报记者陈彬

  金秋九月,大地回馈辛勤农民的季节。9月23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举行的海南省主会场活动,各市县农民带来丰硕的果实,用热带特色优质农产品庆祝丰收。

  

  九月二十三日,二〇二三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庆祝活动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盛大开幕。图为村民参加趣味运动会插秧比赛。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 摄

  公园内,在袁隆平大道和南繁大道两侧,三亚南繁成果图片展、南繁水稻科普文化长廊、市县热带特色高效产品展等,向参观者展现海南“三农”发展成就。来到这里的人们,不仅体会到丰收的深刻意义,也在探究着丰收从何而来。

  良种孕育好“丰景”

  丰收的密码,就藏在土地里——肥沃的良田,还有不可或缺的良种。

  三亚水稻国家公园的科研基地里,一片片稻田里,作物长势良好。来自全国科研院所、种业公司的水稻新品种和新技术,常年在这里展示、对比和选育。

  良种的孕育成果,不断从田间地头走向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是我们和海南大学三亚南繁科学院合作选育的九九新香品种,市场价每斤可卖到15元。”海南农乐春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米业总经理姜彬说,公司目前共培育了九九新香、寿香一号、美两优秋香3个品种,在儋州市那大镇建有7个种植基地,面积共3000多亩,每季亩产量达600—800斤,年总产值230多万元。

  “我们为农户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承诺保底价收购,极大激发了农户们的种植积极性。”姜彬说,通过在儋州市那大镇推广种植,不仅盘活了大量撂荒地,也拓宽了当地农民增收渠道,“预计到今年底我们的种植面积将突破5000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促进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我省南繁种业发展不断加快,目前已收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6.5万余份,培育筛选200余个海南特色系列新品种,近3年累计获得118个植物新品种授权;同时,落实“稳面积、提单产、夺丰收”工作部署,实施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我省粮食生产的良种率。

  生产有了“智慧大脑”

  “这个国产榴莲真好吃!甜而不腻,有股清新的奶香味,树上熟就是不一样!”在三亚农产品展位,海南省优旗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猫山王和金枕两个榴莲品种,引来了参观者的踊跃试吃。

  今年7月,在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树上熟的国产榴莲曾引起广泛关注。这是因为榴莲种植门槛较高,对空气、湿度、日照、温度、肥水等要求苛刻,此前在国内还没有成功实现产业化。而与马来西亚、泰国等榴莲产区相比,三亚光照时长有优势,但降雨量较少且季节分布不均。为了弥补短板,优旗公司建设了大型蓄水池,通过自动灌溉系统精准供应肥水。同时,采用人工和机械除草还田,施撒生物有机质肥提升土壤肥力。

  据了解,目前优旗公司已在三亚完成种植7000亩榴莲高标准种植基地,约1500亩榴莲智慧种植示范基地,为推广榴莲种植技术,带动榴莲国产化发展发挥力量。

  智慧农业所能发挥的作用,不止于此。除了让新品种在海南成功“落户”,在传统品种产业领域,它同样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在海口市三门坡镇红明农场荔枝种植基地里,由中电科国海信通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建设的荔枝大数据管控平台,通过大量的物联网传感器,对生产环境和作物本体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指导生产决策,提升生产精准化、智能化水平,减少了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有效提高土地产出能力。

  智能化养殖系统、罗非鱼智能养殖装备、食用菌生产管控平台、香蕉智慧收购平台……我省日前发布的2023年十大智慧农业应用场景中,智慧农业应用覆盖多个领域,科技手段逐渐融入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推动着我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擦亮品牌做大产业

  潭牛文昌鸡、五指山红茶、三亚薏米、大成晶柚……丰收节现场,设立了热带特色高效产品展位,集中展示我省蔬菜、水果以及农产品加工等多个特色品牌。

  “我们的桥头地瓜不仅好吃,还很好玩。欢迎大家到我们村里体验地瓜手工制作,我们还有很多好玩的项目等着你们。”在当天现场举行的“云庆丰收直播间”里,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地瓜书记”王文克向全国各地网友发出邀请。截至当天下午6时,这场全网连线直播主题活动观看量已经突破100万人次。

  “农产品品牌对产业的带动力很强,通过品牌化打造,如今桥头地瓜不仅仅是一个农产品,而是已经发展成一个产业、带动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王文克说,桥头镇还将地瓜与文旅相融合,建起地瓜博物馆、桥头地瓜文化馆、桥头地瓜主题休闲广场、桥沙驿站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桥头地瓜的品牌价值与附加值因而大幅提升。

  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化打造。近年来,海南通过实施农业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打造省级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海南鲜品”,推出公用品牌数字化管理系统,培育“海南芒果”“海南咖啡”“海南大叶茶”等省级区域公用品牌11个、市县级区域公用品牌20个、知名企业品牌22个、“两品一标”有效期内农产品121个,“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逐步形成。

  今年上半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份丰收的画卷里,海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越来越足。

  




原文链接:http://agri.hainan.gov.cn/hnsnyt/ywdt/zwdt/202309/t20230924_34990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相应事主体负责。关注农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