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田野稻浪庆丰收
金秋时节,大安市的田野里稻浪奔涌,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收成又不错,亩产1200斤不成问题……”叉干镇民乐村村民孙秀凤语气里满是幸福。
这是孙秀凤种水稻的第7个年头,眼看着近百亩水稻再次迎来丰收,孙秀凤甭提多高兴了。“从前,村里大多是盐碱地,种啥也不长……”孙秀凤告诉记者,盐碱地改良以后,好日子随之而来。
风起稻涌,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粮食成熟的气息。金灿灿的稻浪里,民乐村党支部书记李长江正计划着今年的收割工作。
“村里的水稻田面积超过万亩,亩产在1000斤至1200斤,这些都是7年前民乐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新增地……”把几十年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变成中高产田,无疑是个奇迹。而这一季又一季的丰收,对于民乐村村民来说总有着不凡的意义。李长江也不例外。
我省西部地区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这里的盐碱地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近年来,我省通过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利用,昔日盐碱地已成为粮食产量新的增长点。
阳光下,中国科学院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金黄铺排。这是中国第一家“碱地生态试验站”,在我省大力推广“良田+良种+良法”三良一体化高效治理模式——“大安模式”正是在这里试验成功并获得大面积推广。
不仅仅是大安碱地生态试验站,越来越多治理盐碱地的科研单位和企业向大安汇集,为盐碱地上的丰收提供着有力支撑。
不仅仅是民乐村,海坨乡、新平安镇、联合乡……稻浪澎湃的丰收季,比稻浪更为澎湃的是盐碱地上等待丰收的一颗颗农人的心。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梁正伟表示:让盐碱地上长出高产庄稼,将是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实现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目标,最大潜力就在西部盐碱地上……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9/t20230923_88041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通榆:盐碱地上高粱红
>>下一篇:长岭: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实现增效增产增收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