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构四链破四难”推动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赤水市紧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强化赤水“竹乡鸡”品牌建设,依托贵州奇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家禽龙头企业带动,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家禽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一、构全产业链,破体系不全增效“难”。产业链的完善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特别是产业的两端,前端研发,后端加工,都是产业兴旺的内生动力,加工更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赤水市家禽产业立足产业优势,着力补链、延链、强链,健全产业体系。现已建成乌骨鸡养殖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孵化场1个(年可孵化鸡苗2220万羽),种鸡场2个(存栏种鸡16万套),成功培育出赤水乌骨鸡黑羽、绿壳蛋、白羽3个品系;有年出栏1万羽以上的肉鸡规模场121个,建成年屠宰产能1000万羽的禽类屠宰加工厂1个、年产能30万吨的家禽饲料厂1个。2022年全市家禽出栏841.2万羽,占遵义市的34%,实现产值5.7亿元。
二、构稳价值链,破行情不稳增收“难”。企业的优势是市场流通,养殖户的优势是养殖质量的保证以及分散养殖后疫病防控。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就是把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构筑“龙头企业+代养户+保险公司”三方价值链体系。一是助力小农户融入大市场,持续“增值”,推广“公司+代养户”“公司+村集体+养殖户”等养殖模式,公司按合同保底价统一回收,分担市场风险,助力小农户融入大市场。近年来,累计带动84户250余人发展肉鸡“代养模式”,户均年增收10万元以上。二是价格指数保险兜底,力争“保值”。在全省率先试行“家禽价格指数保险”,覆盖规模养殖场50%以上。2022年以来,累计理赔肉鸡140.5万羽,赔付资金467万元,有效缓解了养殖业的市场风险。
三、构通供销链,破销路不畅成交“难”。定位目标市场,从销售端发力。一是瞄准大市场,融入成渝经济圈。围绕旅游消费带动,紧盯重庆、成都等周边大城市,开拓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市场,年外销家禽690万羽,外销率82%。二是拓展供应链,推行家禽产品冰鲜上市。赤水昇丰禽类屠宰厂建有库容量700吨冷库,可储存家禽56万只,通过冷库储存,既拓宽了单一的活禽销售渠道,又可在价格低迷时帮助经营主体渡过难关。三是推进农旅融合,打造网红旅游打卡胜地。依托天台镇天台山村2000亩竹林,打造生态家禽养殖基地,组建网红宣传团队,瞄准重庆避暑游市场,年可带动乌骨鸡销售15万羽以上。
四、构实创新链,破人才不足服务“难”。为家禽产业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赤水市积极作为,强化技术创新。一是借力“外脑”,打造技术创新基地。强化与贵州大学、贵州省农职院等合作,围绕竹乡鸡种质资源保护、健康养殖等开展技术攻关,已建成教学科研实训基地3个。二是组建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联合3个乡镇成立动物防疫专业合作社,面向全市承接多元化动物防疫服务。全市家禽强制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合格率80%以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三是三级联动,强化技术包保。组建120余人的县、乡、村三级技术队伍开展技术包保服务。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技术培训6期,培训人员3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提高了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
原文链接:http://nynct.guizhou.gov.cn/xwzx/zwdt/202308/t20230823_820018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科技赋能宜宾茵红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专家下田把脉问诊 助力粮食安全生产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