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报道:长江流域再生稻头季陆续丰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何红卫乐明凯)“千亩再生稻连片,头季平均每亩干谷产量788.2公斤。”日前,华中农业大学组织安徽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大西港村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研示范基地,对1118亩再生稻头季进行了现场测产。
再生稻,是指种一茬收获两次,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具有一定产量的水稻。这片示范基地,是“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湖南核心示范区。该项目由华中农业大学主持,长江流域再生稻主要种植省份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5省市的10家单位参与,旨在提升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促进再生稻产业化。
再生稻是增加优质粮食供给、助力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的特色产业。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国忠介绍,要想调动农民种植再生稻的积极性、提高种植效益,就需要开发先进的少碾压、低碾压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突破再生稻头季收获碾压损失高这一短板。以团队研发的双通道再生稻收获机为例,与普通收获机相比履带碾压率降低18%,碾压直接损失减少30%。
“去杂后折合干谷亩产804.4公斤。”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毛李村2000亩再生稻示范田内,由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学会专家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了头季稻现场测产验收。湖北省农科院院长游艾青介绍,再生稻头季能够超过800公斤算比较高,再加上再生季,一般两季能达到1100公斤以上。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湖北是长江中下游再生稻种植的重点区域,2013年以来,湖北机收再生稻推广面积持续增长,从2013年的40.5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300多万亩,大面积示范区连续3年两季亩产980公斤至1030公斤。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少兵介绍,今年,再生稻产量和品质都很好,加上稻谷的价格也比往年好,这对于长江流域省市进一步发展再生稻产业是一个利好。
原文链接:http://nyt.hubei.gov.cn/bmdt/yw/mtksn/202308/t20230821_480421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湖北日报报道:华中“农业硅谷” 蓄势腾飞
>>下一篇:农民日报报道:湖北优化区域布局 城乡协同共兴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