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 祁阳:种稻养蛙两手抓 回乡反哺建家乡
“田里的青蛙都从蝌蚪长成小青蛙了,水稻也早就种下了。前两天趁着水稻成熟初期,立马将去年剩下来的牛蛙都已出售,给今年的青蛙腾出了养殖空间。”初夏时节正是青蛙成长期,祁阳市文明铺镇龙江桥村农业大户陈春元正在田里查看青蛙生长的情况。
陈春元早年带领团队一直在湖北做通讯设备工作,一做就是十多年,期间他却时刻关注着农村产业发展,每次收工后他就钻到了青蛙养殖基地,向技术人员取经,总想着哪天能将这些“偷学”来技术用在家乡建设上。2020年初回到家乡看到村里闲置的田地,陈春元下定决心要留在村里发展,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2020年,陈春元与村里人一起商量谋划,引进养殖青蛙结合种植水稻的生产模式,利用青蛙捕捉害虫的天性,降低稻田里病虫害的威胁,不仅节约了杀虫药水的开支,提高水稻的无害性,而且保护了稻田的健康土壤,降低水土污染。
历经四个月的紧张准备,陈春元与同村百姓一起合伙开办了祁阳市君运专业合作社,采用水稻种植+青蛙养殖的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让水稻种植更加绿色环保。
养殖青蛙的稻田里升起一片白色的铁丝网,四周也围起铁丝网,陈春元介绍道,青蛙是害虫的天敌,而鸟儿却是青蛙的天敌,围上铁丝网不仅是为了保护青蛙防止被鸟儿偷食,还有防止长大的青蛙蹦跳逃出去。说到这,陈春元非常自豪:“今年我们经费充裕了些,将支撑铁丝网的竹竿都换成了铁杆支撑,不仅提高了铁丝网的稳定性,还延长了使用寿命。”
种水稻和养青蛙都需要人力,陈春元直接从村里雇佣人手,为村里20余名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村里人家门口就业。
陈春元表示,他家的青蛙销路很广,大多数会出售到长沙等地。“水稻更是抢手,每年的水稻早早就被人预订了,根本不用愁销路。”陈春元粗略计算了一下,“水稻+养蛙”的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每亩稻田可生产优质生态稻400公斤、青蛙1500公斤,每年的产值达到6万元。
陈春元却不满足于此,他希望自己的养蛙种稻模式更加优化,让更多农户能够享受到农业发展的福利。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306/t20230601_293642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永州市| 祁阳:育秧工厂种蔬菜 一地“生”两金
>>下一篇:湘西州| 专家团科技服务助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