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郎家庭农场稻田奏响“秋收曲”
稻子熟了田野里一片金黄,稻穗低垂随风摇曳,宛如谱写一支田间的乐章。10月9日,记者在城子河区阿里郎农场看到,稻田里随处可见农户们忙碌的身影,收割机在田间奏响稻田“秋收曲”。
在位于城子河区永丰乡永红村阿里郎家庭农场千亩稻田里,农场主郎林霖和郎林峰兄弟俩已经早早开镰收割。做为新农人,他们的目标就是坚守做生态农业,为每一位消费者打造放心大米。阿里郎家庭农场申办于2016年,农场总面积1000亩,主要以种植绿色水稻为主,在种植过程中倡导绿色合理耕种,2017年经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通过,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同年注册商标“郎仕稻香”。
在田间,阿里郎家庭农场张修菊高兴的告诉记者,今年的稻子长势良好,又是丰收的一年。她说:“非常感谢,农业农村局的农技工作者在春天的时候,在田间地头给予的技术指导和帮助,目前有很多客户已经开始预定新米,2022年新米下来了,希望更多的人能吃到来自我们农民手里的好大米。”
阿里郎家庭农场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帮助和指导下,2017年就采用了“蟹稻共作”“稻鸭共生”的生态种植模式,共种植200亩,品种选用(国家一级米)“稻花香2号”及稻花香品系,该品种属于跨区种植,因为真正的稻花香生长周期长,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欢。在种植期间,技术负责人郎林峰采取了早扣棚,早育苗,人工摆载,绿色种植等一系列科学管理环节,让作物达到了理想的成熟度。
农场为确保机械作业高标准化、农时进度快,2020年投入近100余万元购买两台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两台中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和两台农业植保无人机等一系列农机具,2021年阿里郎家庭农场增加水田面积200亩,全年大米总产量约360吨;其中蟹稻富硒生态米50吨,做到自产自销,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销售负责人郎林霖将自己种植大米的过程发到抖音、快手等平台,从田间到餐桌让消费者坐在家中就能看到田间的状态。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00014/202210/3f7cfd5213a142538d5c2d0aeee911e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齐齐哈尔讷河市:推进大垄规模经营 实现粮食高产增效
>>下一篇:鸡西:上下联动聚合力 打响秋收新战役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