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推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
为全面贯彻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方案(2022—2025年)》有关要求,切实解决丘陵山区农田机械化作业突出短板,近日,安徽省委农办印发了《安徽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着力解决丘陵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土地细碎,作业基础条件差,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全面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是明确建设目标。“十四五”期间,全省共实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350万亩,其中2022年完成95万亩改造任务。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丘陵山区实施小田并大田、弯变直、坡改梯改造工程,改善农田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扩展农机作业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短板,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
二是明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田块整治、田间道路、灌排工程和耕地质量。通过农田平整,消除地面和耕作层内影响农机作业的障碍因素。完善田间道路,实现田块之间、田块与道路之间机具通行顺畅,满足农业机械进出田块需要。灌排工程布局合理,兼顾农机作业需要。通过剥离回填耕作层、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粪肥施用等措施,开展土壤酸化改良,提升耕地质量。
三是明确建设标准。田块方向配合地形、日照、风向及土地承包权属进行设计。整治后的田块生产路,大型农业机械或智能机械能直接作业。灌排工程布置与田间渠、路相协调。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当地中值以上水平。土壤养分平衡,各项养分含量指标达到并保持在当地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的中值以上水平。
四是明确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履行好牵头责任,财政、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要抓好方案编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宜机化改造任务明确到项目,落实到地块。在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时,明确建设目标、田块布局、建设内容、建设标准、进度计划、保障措施等。要加强建后管护,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义务。鼓励农户通过互换并地实现连片耕种,推进零散土地归并,实现“一户一块田”等有益探索创新,促进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益。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ntjs/ntzx/562014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整县推进,农田建设“提标增速”
>>下一篇:紧扣“两个要害”筑平台 提升“三个体系”促发展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