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加剧,尤其是能源、农副产品等价格明显上涨,给我国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带来挑战。
我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部分大宗商品外采比例较高,国际价格上涨客观上会带来输入性影响。同时,受全球疫情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运输和交易成本上升,进一步加大了价格上涨压力。总体看,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偏紧、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未来价格高位波动的可能性仍然较大。
去年以来,相关部门坚持底线思维,密切跟踪研判部分原材料供应和价格运行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较好实现了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
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形势更趋严峻复杂的现实,特别是在稳增长压力有所加大的情况下,必须更加重视解决好大宗商品价格高企这一问题,通过更为精准有效的政策组合拳,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缓解企业成本上升压力,打赢保供稳价这场硬仗。
一方面,要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走势,以国内保供稳价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要切实保障市场供应,加快优质产能释放,加强价格和储备政策协调联动,发挥储备调节作用,强化储备和进出口调节。
另一方面,要强化市场预期引导,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尤其是资本恶意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兜牢民生底线,及时启动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煤油气电等主要能源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未来,我国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办法确保粮食、能源安全可靠稳定供应。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实化细化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在做好相关政策工具储备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大宗商品涨价可能带来的风险挑战,确保重要大宗商品稳定安全供应和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ncpzl/202204/t20220428_82947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2022年4月第2周(总第15周)畜产品、饲料集市价格
>>下一篇:稳妥处置耕地“非粮化”问题
最新加入
25-01-08“复粒稻遗传奥秘破译”...
25-01-07孙巍峰赴上蔡县刘岳村调...
25-01-07中国渔业协会第五届第一...
25-01-06汪学军赴宿松县调研重要...
25-01-06中国农业科学院开展20...
25-01-03“田间课堂”接地气 为...
25-01-03中哈联合实验室实现“中...
25-01-02厅安委办开展消防安全隐...
热门资讯
20-11-23农民朋友注意了,这几种...
20-12-29驻省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
20-12-31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
20-11-23空白宅基地怎么确权?空...
21-01-04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20-11-18习近平出席中央全面依法...
20-10-09厅党组成员吴明海赴白沙...
21-01-15李希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20-11-23农村土地“改革”,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