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关注农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资资讯 > 正文

以稻渔产业为推动,促隆昌农业新姿态

发布时间:2021-03-04 来源: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隆昌市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发挥川渝合作的“桥头堡”作用,坚持依托丘区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新模式,努力打造“稻渔满仓、花果飘香、青山绿水、民富村美”的“中国西部鱼米之乡”。

  近年来,隆昌先后获评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全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市)等荣誉称号,成功纳入全国首批乡村治理试点单位、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2020年9月顺利承办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升现场会暨第四届高峰论坛……新的一年,新的篇章,我市将继续推进稻渔标准化、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助力我市稻渔产业踏上新的台阶。

  有亮“点”——打造重要节点,标准化精品稻渔

  星光稻渔果农业园区着力发展丘区“稻渔果”立体种养产业模式,实现“田里稻渔、土里柑桔、坡体绿化”的立体种养空间布局;圣灯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利用“冬水闲田蓄水养鱼”的传统习惯,按照“一天两用、稻渔共生”的思路,大力发展“稻+红鲤白鲫”的种养模式;古湖稻渔现代农业园区率先进行稻虾综合种养试点,通过专家大院、科技小院在岗专家收集数据,结合本地出台《隆昌市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隆昌市食用小龙虾养殖技术规程》……通过各园区示范带头,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魅力乡村,打造青龙村、印坝村、三台村等重要节点稻鱼、稻虾亮点,按照技术规程、标准开展精品种养,走出一条“隆昌”特色种养模式。

  放长“线”——完善基础配套,规模化稻渔产业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围绕稻渔产业发展需要,完善农村区域产业基础设施,大力实施“一湖一库、三厂六线”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向家坝灌区引水工程等项目,建立、建全加工冷链物流体系,逐步完善路网、水网、渠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稻田综合种养规模化、集约化,为我市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带发展建立良好基础,促进稻渔产业长远发展。

  有“面”子——加大合作力度,促进内荣持续发展

  “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隆昌稻田里收获的是壮硕的龙虾和肥美的稻鱼。自隆昌市推广“稻渔”种养模式以来,已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4.89万亩,其中标准化养殖7.69万亩。有了稻渔产业的“底子”,在内江荣昌现代农高区2021年第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签订了川渝合作荣昌·隆昌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投资30亿元,共建川渝40万亩稻渔综合绿色发展产业带,全力绘就“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社会安、百姓富”的最美乡村画卷。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1/3/4/a53f6794887e49ada4da5c4fe762ae09.s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其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相应事主体负责。关注农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